
日期:3月15日消息,自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企業一直在舉債度日。現在,隨著冠狀病毒大流行可能將世界經濟推入衰退,企業債務可能到期,這將加劇對經濟的損害,並引發金融市場的崩潰。
為了利用低利率的優勢,企業近年來紛紛發行債券,其收益可用於發展業務。根據國際金融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的數據,非銀行機構的企業債務在2019年底激增至75萬億美元,高於2009年底的48萬億美元。
隨著冠狀病毒的蔓延——引髮油價暴跌、旅遊業崩潰、從義大利到中國的工廠關閉——人們越來越擔心,能源、酒店和汽車行業的公司將無法償還債券。這可能引發一系列評級下調和違約,從而進一步破壞金融市場的穩定,加劇經濟衝擊。
「這無疑是在企業債務篝火附近點燃的又一根火柴,」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全球經濟學家西蒙·麥克亞當(Simon MacAdam)表示:「肯定存在系統性風險。」
新型冠狀病毒衝擊
本周,隨著股票拋售和原油價格暴跌,投資者對公司債務的擔憂日益加劇。在公司債券市場買賣證券的能力已變得困難得多。投資者要求持有公司債而非更穩定的政府債券的額外回報率也大幅上升,表明公司債現在被視為風險更大的投資品種。
SPDR 彭博巴克萊高收益債ETF (JNK)本周下跌逾6%,而iShares iBoxx美元投資級公司債券ETF (iShares iBoxx $ Investment Grade Corporate Bond ETF)下跌了8%以上。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上周五告訴客戶,市場波動性急劇上升,公司債券基金的資金流出達到創紀錄水平。
這種焦慮與那些依賴穩定的能源價格和旅遊業來賺錢的公司有關。當這些公司的業務變得更加困難時,這可能會阻止他們償還債務,導致違約。評級機構也可能開始下調其中許多公司的評級,迫使一些債券持有人出售債券。
高盛(Goldman Sachs)首席信貸策略師特菲-卡魯伊(Lotfi Karoui)本周對客戶表示:「違約和降級風險已升至本商業周期開始以來的最高水平。」
大部分風險在於能源公司,這些公司近年來增加了借款來建造管道和資助其他項目。由於油價暴跌,這些公司現在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自1月初以來,油價已經下跌了50%,原因是燃料需求下降,以及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這兩個主要能源生產國之間的聯盟破裂。
總部位於休斯頓的諮詢公司Lipow Oil Associates的總裁安迪•李泊(Andy Lipow)表示:「那些依賴更高的價格償還貸款、以便開採石油的石油生產商,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投資者本周拋售了兩家美國能源公司的股票,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表示,這兩家公司將在明年面臨違約風險,分別是切薩皮克能源公司(Chesapeake energy)和惠廷石油公司(Whiting Petroleum Corporation)。
航空公司、酒店和郵輪公司也陷入了困境,因為限制流動的措施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呆在家裡。特朗普政府周三宣布了一項禁止從歐洲前往美國的禁令,導致航空公司股價大跌。負債纍纍的廉價航空公司挪威航空(Norwegian Air)周四股價下跌22%后表示,將暫時解僱至多一半的員工。
惠譽國際評級(Fitch Ratings)周四表示:「冠狀病毒對航空旅行的迅速影響正在給全球航空公司的信用狀況帶來下行壓力,尤其是此次疫情衝擊下的需求復甦時間可能超過以往的衝擊。」惠譽國際評級正在對美國航空公司(AAL)和阿拉斯加航空公司(ALK)進行監控,前者負債纍纍,後者的總部設在西雅圖,而西雅圖是美國新冠疫情爆發的重災區。
汽車製造商也受到了密切關注,義大利的工廠紛紛關閉,隨著這些地區感染人數的上升,歐洲和美國可能會有更多工廠倒閉。由於汽車需求下降和貿易局勢,該行業已進入第三個銷售衰退年頭。
誰持有債務?
隨著評級下調和違約風險的增加,投資者的注意力轉向誰持有這些債務,這些債務可能會迅速貶值。
凱投宏觀的麥克亞當表示,與2008年的不良抵押貸款相比,銀行對高風險企業債務的敞口有所減少。但這並不意味著公司債務危機不可能波及整個金融體系。
一個問題是,越來越多的公司債券被評為BBB級,即所謂「投資級」債券的最低等級。如果這些債券被降級為高收益或「垃圾」債券,投資基金可能會被迫根據委託出售這些債券。這可能會進一步給市場帶來壓力,導致流動性枯竭。
根據凱投宏觀的數據,2011年,評級為BBB的公司債約佔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如今,這類債券佔了近一半。
能源公司發行的大量債券符合這一描述。據摩根士丹利估計,能源公司發行的投資級債券約有67%被評為BBB級,而整體評級為50%。一家或多家評級機構已經將340億美元的bbb級能源債列入負面信用觀察名單。
此外,所謂的「影子銀行」(即面臨的監管遠不如傳統銀行的金融實體)已經搶購了大量企業債務。持續10年的低利率壓低了更安全的政府債券的收益率,鼓勵私人股本公司、對沖基金甚至養老基金購買回報率更高、風險更大的資產。
國際金融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全球政策行動主任埃姆雷·蒂夫蒂克(Emre Tiftik)表示,很難確定這些參與者到底有多脆弱。
他表示:「對於私人股本和對沖基金的風險敞口,我們真的知之甚少。」
播種系統性風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其最新的《金融穩定報告》(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中,對成堆的高風險企業債務發出了警告,稱這些債務可能會放大問題,加深下一次衰退。
該組織進行了一項壓力測試,假設經濟衝擊的嚴重程度只有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一半。調查結果顯示,來自中國、美國、日本、英國、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和德國等8個國家的價值19萬億美元的公司債務在未來的經濟衰退中有違約的風險,因為這些公司將很難獲得足夠的現金來償還債務。這將佔到所有公司債務的40%。
一波違約潮,甚至是一系列的評級下調和重新定價,都會動搖金融體系。
「信貸市場正迅速走向一個不可逆轉的臨界點,信貸周期的轉折將變得不可避免和不可逆轉,因為資金來源枯竭,發行者面臨流動性緊縮,信貸損失上升,投資者爭相退出,並面臨極薄的流動性,「美國銀行全球研究(Bank Of America Global Research)的高收益策略主管奧列格·梅倫特耶夫(Oleg Melentyev)周五告訴客戶。
梅倫特耶夫表示,雖然這是信貸周期的標準結束,但其速度似乎是正常水平的三到四倍。
IMF指出,如果情況進一步惡化,隨著企業急於減輕債務負擔,這也將帶來經濟後果。可能會出現裁員潮,企業投資可能會減少。違約也會打擊銀行,並可能導致放貸減少。企業可能會發現,在最需要借款的時期,貸款會變得更加困難。
這將加劇由冠狀病毒引起的全球經濟衰退,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現在警告稱,這是一種真實存在的可能性。
「債務是一種自動不穩定器(automatic destabilizer),」麥克亞當說。
"債務" - Google 新聞
March 15, 2020 at 01:25AM
https://ift.tt/3aViMBt
拖垮全球經濟真正因素:19萬億美元的高風險企業債務-財經新聞 - 臺灣新浪網
"債務" - Google 新聞
https://ift.tt/2TIkctr
Shoes Man Tutorial
Pos News Update
Meme Update
Korean Entertainment News
Japan News Update
Bagikan Berita Ini
0 Response to "拖垮全球經濟真正因素:19萬億美元的高風險企業債務-財經新聞 - 臺灣新浪網"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