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因不易取得高階尖端晶片,加上大廠打算外移,以致智慧型手機製造業獨步全球的地位面臨威脅,學者坦言,中國大陸手機製造商的苦日子快來了,在順利自行量產先進晶片前,至少得苦撐20年。
香港「南華早報」(SCMP)今天報導,今年4月3日是全球首支手機在紐約問世50週年,半世紀過去,如今中國大陸因完整且成熟的供應鏈,躍居全球生產智慧型手機的龍頭。
但近年來全球手機市場不平靜,主因在於晶片短缺,這是中國大陸亟欲取得以開發高階手機的關鍵,又因美中關係陷入緊張的地緣政治因素,跨國企業如蘋果打算離開中國大陸分散市場,陸製的零件供應商相當擔憂訂單流失。
晶片已成為美中科技戰的兵家必爭之地,因為從電動車到太空梭等都得靠晶片驅動,而美國聯手荷蘭、日本、韓國與台灣,限制晶片與生產晶片的設備出口至中國大陸而被卡脖子。
此外,位於河南的富士康鄭州廠雖是全球最大的iPhone組裝據點,全球約50%至60%的iPhone來自於此,但去年經歷北京當局嚴格的清零封控後,蘋果披露有意把部分中國大陸生產線外移至新興市場如印度與越南。
富士康是蘋果最主要的承包商,繼去年向印度子公司投資5億美元(約新台幣152億元)後,近期宣布將在越南闢建新廠的計畫。
位於四川成都的電子科技大學資訊與通訊工程學系副教授曾遼原表示,中國大陸手機製造商的苦日子快要來了,而且在中國大陸能夠順利自行量產先進晶片之前,至少還得苦撐20年。
他說:「(學界)一直在討論另闢蹊徑與(美國)一較長短,但是就製造業而論,全都離不開晶片。」
因美國制裁遭受波及的某家陸企發言人表示,值此5G世代競爭激烈之際,中國大陸的業者將面臨不創新就得等死的處境。
深圳一位郭姓資深工程師則說,若外國高階智慧型手機研發商持續分散市場,中國大陸整體電子產業將遭受創。
他說,多年來大品牌像是蘋果等的確促使中國大陸的電子產業升級,若國外大廠外移,光靠中國大陸國內需求不足以支撐下一代高階電子產品的研發和生產。
深圳當代社會觀察研究所創辦人兼所長劉開明說,中國大陸崛起成為全球智慧型手機的製造中心,關鍵在於完整的供應鏈,大批技術純熟的勞工,還有廣大的國內市場。
他表示,成熟的供應鏈固然是中國大陸手機製造業最大的優勢,離開中國大陸重建供應鏈對於大品牌而言的確非常耗成本,但地緣政治的變動影響經濟發展的態勢,況且手機對於中國大陸電子產業生態至關重要,中國大陸應致力於縮減政治歧異,並與多國維持友善經貿關係。
劉開明提醒,截至目前,90%的蘋果最新款iPhone仍是陸製,不論是印度或越南等,仍不具備量產新款iPhone的產能,但情勢可能在3年內丕變,因屆時可能30%的生產將從中國外移至其他國家。
◤抗通膨首選 小資煉金術◢
黃金抗漲6折起 一台兩省近9千元
點睛品計價黃金 保值挑這款
鎮金店x蔡詩芸 最具個性聯名金飾
日韓劇女主角最愛 鉑金首飾7折起
絕美鑽飾 限時下殺22折起
蘇菲亞時尚輕珠寶 小資族最愛
"手機" - Google 新聞
April 04, 2023 at 12:07PM
https://ift.tt/MGQ5pfA
中國大陸尖端晶片取得不易 危及手機製造業 - Yahoo奇摩新聞
"手機" - Google 新聞
https://ift.tt/gYNDKe9
Mesir News Info
Israel News info
Taiwan News Info
Vietnam News and Info
Japan News and Info Update
https://ift.tt/4vkNTop
Bagikan Berita Ini
0 Response to "中國大陸尖端晶片取得不易 危及手機製造業 - Yahoo奇摩新聞"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