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車廠、手機廠吹響車機互聯搶奪號角 - Yahoo奇摩新聞

titah.prelol.com

企業跨界在當下,早就不是什麼稀奇事了。手機廠商這邊,小米一年前就宣佈攜資百億進軍電動汽車市場,目前據說“進展順利”;華為則徐徐圖之,雖然沒有直接下場造車,但也與多家車廠達成了深度合作。汽車廠商方面,蔚來宣佈做手機的時間,還要在小米宣佈造車之前,但目前仍處在“非常前期的市場研究中”;吉利年初傳出收購魅族的消息,不知當下進度如何。

總之,這些跨界玩家,無論是手機跨界汽車,還是汽車跨界手機,雙方都想殺入對方腹地。但是,因為汽車和手機行業之間市場環境的極大不同,使得彼此之間對於跨界的目的和態度存在顯著區別。

雙向跨界

當下,智能手機市場和新能源汽車市場顯示出截然不同的形態。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飽和了,也就是說,對手機廠商來說,存量競爭已經不能滿足資本對利潤的追求了。而新能源汽車卻是一個比較新的市場,在與傳統油車的相互博弈間,新能源汽車的數字化和智能化已經成勢。在這樣的背景下,手機廠商和汽車廠商相互跨界的行為就有了相互比較的價值。

首先雙方彼此跨界的目的不同。手機廠商造汽車,是為了突破現有的已經觸摸到天花板的手機市場,在新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搶得一杯羹。之所以是新能源汽車市場,一是因為這個市場足夠大,而且潛力還未發揮出來;二是因為油車的存在,雖然遲滯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但也在事實上讓新能源車企間的競爭節奏慢下來,這樣一來手機廠商就有了進場的機會。

而汽車廠商造手機,則是為了順應數字化和智能化浪潮,求人不如求己,索性自己做。在新能源廠商看來,智能汽車將是智能終端的新形態,也是承載新型應用的重要使用場景,在這其中智能手機的定位是連接人與車的媒介。但當下的智能手機鮮有專門為了智能汽車而做適配的,而且手機廠商與汽車廠商之間畢竟“人心隔肚皮”,所以親自下場倒也不意外。

其次,雙方彼此跨界的態度也不同。對於手機廠商來說,汽車的超高投入,已經決定了不是隨便誰都能做的,無論是小米還是華為,在中國手機市場都是龍頭級別的企業,體量龐大、現金流充沛,但也需要非常謹慎的對待,都是戰略激進,戰術謹慎。對於汽車廠商來說,做手機是為了增強產品力,輔助汽車賣得更好,可畢竟不涉及根本利益,因此也就稍顯隨意。

小米、華為:廣積糧,緩稱王

雖然有許多手機廠商在網絡中都有要進場汽車的傳聞,但華為和小米在行動上,則是走在前列的。不過二者畢竟差別巨大,小米是典型的To C公司,商業思維中有很強的服務意識,而且它還將做手機的不少經驗都挪到了汽車上面;華為是老牌To B企業,即便產品轉向To C後,其骨子裡還是留存著與企業合作的傾向。

小米在用自己做手機的思路來造汽車。除了組建隊伍自研之外,小米最重要的措施是在汽車產業鏈上下游買買買,在動力電池、傳感器、芯片、汽車電子零部件和自動駕駛等領域“處處留情”的行為,與其強化手機供應鏈和小米生態圈的做法何其相似?據說小米的新車價格仍低於同級別汽車,也接近於其造智能手機的思路,也正是得益於其在供應鏈上的辛勤耕耘,小米才能在新領域拿穩性價比的招牌。

華為則採用迂迴策略,選擇當眾多汽車廠商“背後的男人”。一是因為汽車比手機復雜太多了,在當下這特殊的歷史節點貿然“梭哈”,會給華為帶來很大壓力;二是因為手機業務不斷下滑,華為將智能汽車業務看作是彌補這一空缺的新增長點,順便還能利用手機旗艦店作為銷售渠道打開汽車銷路;三是因為華為不造車,卻可以深入三電系統、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等領域,成為更上游的核心技術供應商,穩坐釣魚台。

公開資料顯示,華為去年4月與極狐發布了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其深度參與的汽車問界M5也已經上市,但華為高層仍在重申“不會造車”;而小米的速度則是雷霆萬鈞,一年前宣佈百億美元進場電動汽車領域,現在已經落廠北京,並預計2024年實現量產。總體而言,小米和華為進場汽車的方式都稱得上是“廣積糧,緩稱王”了,雖然戰略目標放得長遠且激進,但戰術上都還在靠自己一步步走。

蔚來、吉利:紅海搶食,另有用心

相較於手機廠商跨界汽車,汽車廠商跨界手機在難度上其實低了很多。一來是因為智能手機市場雖然紅利已盡,捲得不行,但造手機所需的資本比汽車行業少,而且技術已經相對成熟,汽車廠商多多少少都有點身家,能承受相應的代價;二來是因為汽車廠商做手機實際上是為了完善汽車生態,對市場份額的追求其實是要往後排的。

在做手機上,吉利將以往資源整合的手段一以貫之。2021年9月,吉利成立了“湖北星紀時代科技有限公司”,宣佈斥資百億,進軍高端智能手機市場。一方面,吉利拿出了當年整合沃爾沃的風范,已經開始和近年狀態不佳的魅族洽談收購事宜;另一方面,吉利也是看到了汽車智能化的大勢,如果再不在軟件方面下苦工,搶佔智能入口,那麼將來就有可能淪為其他科技型企業的OEM工廠。

相較於吉利透露出來的比較明確的主線,蔚來如何做手機,似乎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面對相關詢問,官方回應“目前沒有可供披露的信息”,也明確表示“不考慮做貼牌”。先前2月份時有博主爆料,說蔚來在近幾個月手機研發相關崗位大量招聘,原美圖手機總裁尹水軍也已經加盟,負責相關業務。所以蔚來手機可能走自研路子,而且應該和汽車一樣定位高端。

其實,之所以選擇在當下這樣一個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飽和、甚至正在萎縮的時機入局,汽車廠商無非是“意在沛公”罷了。吉利與蔚來做手機的目的相同,只不過它們之間的區別,一是吉利大概率走收購路線,希望直接利用手機廠商現有的研發設計製造經驗、操作系統和渠道;二是蔚來大概率走自研路線,希望從零開始,讓手機在設計之初就為車機協同服務。

搶佔智能生態入場券

總體來看,無論是手機廠商跨界汽車,還是汽車廠商跨界手機,似乎有某種殊途同歸的意味在裡面。

在汽車——尤其是採用新型能源動力系統的智能汽車——被公認為下一個可行的智能終端形態後,“人+手機+汽車”之間協同的必要性越來越為人所看重。從這個角度來看,似乎手機廠商和汽車廠商的同一趨勢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釋了。

對於手機和汽車廠商來說,對方的領域都是構建“人+手機+汽車”智能生態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從今天智能手機比較成熟的生態和應用水平來看,智能汽車作為移動終端潛力的發掘程度還處在較低的水平。對於此,吉利董事長李書福認為手機可以“把安全、可靠的一部分成果轉移到汽車中應用,實現車機和手機軟件技術的緊密互動”。

也就是說,只有在手機和汽車實現共通以後,才算是掌握了新時代智能生態的“入場券”。可以想像,在智能汽車和智能手機的生態系統實現互聯互通後,就如手機廠商在滿足消費者使用需求的同時,還與各行各業建立了協作一樣,汽車廠商也能獲得手機廠商那樣連接廣泛的互聯網端口,成為更上游增值服務的提供商。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金融外參”(ID:jrwaican),作者:王凱旋,36氪經授權發布。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

Adblock test (Why?)



"手機" - Google 新聞
May 08, 2022 at 12:38PM
https://ift.tt/x3r45qs

車廠、手機廠吹響車機互聯搶奪號角 - Yahoo奇摩新聞
"手機" - Google 新聞
https://ift.tt/iAE7Wp1
Mesir News Info
Israel News info
Taiwan News Info
Vietnam News and Info
Japan News and Info Update
https://ift.tt/bmquAUS

Bagikan Berita Ini

0 Response to "車廠、手機廠吹響車機互聯搶奪號角 - Yahoo奇摩新聞"

Post a Comment

Powered by Blogger.